基層醫療痛在“人才”,未來如何破局?
- 2019-11-08 15:00:00
- June
- 轉貼:
- 億歐網
- 3496
【編者按】面對基層醫療機構“人才荒”的困境,文章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是看重資質,這是基層的敲門磚;其次是為基層配備“健康管理員”,此外還提到提高醫學免費定向生違約成本。
本文發于基層醫師公社,作者劉小琳;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基層醫療最急需解決的不是待遇、編制問題,而是人才問題。只有好的待遇和編制給對了人,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價值,即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眾多要素中,最關鍵的是人。李克強總理也曾表示,改善基層醫療環境,最缺的還是人才!新醫改十年來,基層醫療資源的硬件設施建設發展迅速,但是醫療人才卻沒有跟上去。
另外,近年來關于“吸引人才到基層,留住人才在基層”的政策也是陸續出臺。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基層醫療機構在崗人員數量還是不能很好地滿足居民醫療需要,“人才荒”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基層“人才荒”:逃離與流失
一方面,讓鄉村能夠共享中心城市的高端技術,利用人工智能、遠程醫療和大數據等作為一種基層醫療輔助手段,在一些地方已經實現;另一方面,針對基層醫務人員的政策也很多,如取消外語、論文限制等。仿佛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為何這股“人才風”還是吹得不夠猛烈?
筆者近日在和某鄉鎮衛生院院長交談的過程中,得到了些許答案。
1、學歷是道坎,編制配備不滿
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在招聘基層醫務人員時,在學歷這塊有地方會明確要求為“全日制統招大專學歷”,這一限制將一批想要留在基層、能留在基層的人擋在門外,最終的結果就是有些地方編制空缺,就是招上來的人員,其中還包括會計、后勤等。
2、診療公衛事情雜,拆了東墻補西墻
公衛的事情繁雜,現在要求基層醫生診療和公衛“兩手抓”。拿鄉鎮衛生院來說,比如每年幾次下鄉體檢的時候,基層醫生也都被派去鄉下,結果當有患者來衛生院看病檢查時,由于醫務人員不足,一些業務無法開展。
久而久之,患者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往大醫院跑,而衛生院少了患者,醫生也會缺乏動力選擇離開,這也有違當初分級診療的初衷。
3、職業價值無法體現,生活難以保障,紛紛跳槽
提到基層醫務人員,不得不說兩類人群,一是醫學免費定向生,二是鄉村醫生。在前者身上主要表現為對“底薪高壓”的不滿以及一眼望到頭的生活,難以發展。
一些年輕的、高學歷的基層醫生獲得相應資質后,就會考到城市或縣城醫療機構,甚至是在服務期違約跳槽。
而后者主要表現為,現在藥品實行“零差價”后,村醫的收入大幅度下降,盡管有各項補助,也只是基本可以維持生活的狀態。一些考取執業醫師證的村醫,為了生存,選擇跑去了私企。
解決基層缺人問題,這3個問題是關鍵
面對基層醫療機構“人才荒”的困境,該鄉鎮衛生院院長提出了3點希望,這也是目前基層醫療機構需要解決的問題。
1、基層的敲門磚,是學歷也應是資質
基層招聘醫務人員的學歷門欄能否能降低一些,該鄉鎮衛生院院長表示,比如一些中專學歷的孩子能力并不比大專生或本科生差,相反前者會很珍惜這份工作,好好干,而后者有些人也只是把基層當做一塊“跳板”。
能否對基層崗位采取定編定崗不定人的策略,比如像社會招聘合適的人才,或者招聘具有資質的優秀鄉村醫生,一旦錄用到崗后給予享受編制的待遇。
2、為基層配備“健康管理員”
日常診療公衛繁重的工作,壓在基層醫生的身上,著實令他們“喘不過氣”。在今年北京市曾提出為村醫配備“健康管理員”,這樣村醫就可以專注于基層診療工作,以免具有優秀醫術的醫生荒廢技能,變身公衛宣傳員,該舉措適宜全國推廣。
3、提高醫學免費定向生違約成本
為了吸引人才到基層,不少地方每年都會招聘醫學免費定向生,各地政策不同,相關的優待政策也不一。任憑各項待遇年年提高,但到最后有些學生寧愿違約也不愿意履行義務去基層。
前不久,國家出臺了《關于做好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就業安置和履約管理工作的通知》,里面提到加強違約定向醫學生誠信管理和縣有關部門誠信管理,望在地方上能真正落地實行。
在全國來看,以上情況絕非個例,尤其是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偏遠地區,“缺人”體現得更為明顯。只有基層醫療機構有人了,才可能為基層醫療事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引擎,否則提升基層服務能力談何容易?
(來源:本文發于基層醫師公社,作者劉小琳,億歐網編輯)